三国题材游戏过泛滥:别毁了名著

2012-11-13 18:11:07 发表 | 来源:7k7k

若论起三国题材游戏,那恐怕有讨论不完的话题,演义小说是说不尽的,游戏也自然是开发不完的。但凡某某游戏挂着三国之大名仿佛就如同蓬荜生辉、鸡犬升天一般,这正是演义小说的魅力所在。挂着小说名儿自然是好事,毕竟版权是不要的,还可以省下剧情策划的脑汁,这脑汁随便用点在美工和技术上,或许还真能对游戏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网络游戏流行之前,泡沫影视剧时代就先造就了一个词汇,那便是“糟蹋名著”,借用是好事,糟蹋就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了。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面对如此之多的水浒、西游、三国游戏,居然没有玩家说一句“糟蹋名著”呢?究其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太滥了,懒得说;二是习惯了,懒得说;三是什么呢?那就是太烂了,懒得说。虽然看上去有些像废话,然而三个“懒得说”用来描述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疲劳是再合适不过了。

 

或许用审美疲劳这个词还有些不太准确,为何?要想发生审美疲劳这种状态,前提必须审的是“美”,若审的不是美,而是丑,那最多只能算个审丑疲劳,疲劳有了,美却没了,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从潜意识上讲本人还未尽刻薄,还对三国题材报了一些希望,还用“美”字来修饰疲劳,还是希望生命中能出现那么一款惊世骇俗的大作,点评一番,也还算慰了平生,不枉小编在游戏圈混得这么不长不短的一遭。

 

说了上面这么多,表面看是凑字数,实际上只是为了表现小编的一番心意罢了,那便是名著不可替代,游戏难以复制。然而在游戏界宣传浮夸风愈演愈烈的势态下,诸如“游戏是第八大艺术表现形式”“页游四大名著”之类的宣传词不断进入本尊的法眼,如此肉麻不堪的炒作实在让“名著”二字情何以堪啊。于是乎抱着行侠仗义,抱打不平的心,某就来试论一下游戏可否成为名著替代品,又能否成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于是乎前面的铺垫便不再是废话,今天便从《三国演义》说起,为何,三国被改编之滥,堪称冠绝四大名著,那又选择哪一个游戏开刀呢?说“开刀”或许不太贴切,本尊欲收敛一下言语,客观发言,公正评价,然而从小说到游戏,二者之间跨越幅度较大,或抬了三国,或贬了游戏;三国自不用抬,游戏也不刻意贬之,言语激溢失允、数黄论黑之处须各位观者见谅。

 

至于这话头,是从《御龙在天》开始的。为何要从这款作为腾讯今年的力作开始,号称第一国战网游也不是主要原因;“腾讯造”的标签依然不是主要原因。若要论起真实原因,只是本人从“御龙在天”四个字当中寻觅到与如今的腾讯帝国十分相似的地方,这相似是何也?且听我细解开来,要知道,中国古代龙一直都是皇权的象征,皇权威时,天子为真龙,所谓龙御风云,又其可为他人所御?然而三国却是一个“御龙”的时代,自从十常侍乱政、董卓入京、群雄并起、皇权衰落。曹丞相以万钧之势,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便是御龙;刘皇叔携衣带血书,兴兵讨贼,这也是御龙;孙仲谋拥江东基业,据长江之险涉,这依然是御龙,乱世拥有天时地利人和者皆可谓御龙。而想想当下的腾讯帝国,拥有着目前中国最广大的用户基数,在互联网乱世中祭出一款款游戏作品,“御龙”二字加之有何不可?

 

那么某倒是要弱弱的问一句,“御龙”二字其真有深意乎?煮酒论英雄时玄德兄说过“肉眼安识英雄”,只看得“御龙”这二字是不够的,须进入游戏体验一番。那么首先得看什么?妹纸是关键,但凡进入游戏先看看妹纸性感与否,也就可以看出游戏性感与否,此所谓以小见大。御龙中的妹纸不但非常性感,而且非常的时尚,飒爽型女角色一身新手装扮是亮点,也让我毫不怀疑美工设计刚从巴黎时装周上度假回来。

 

袒胸露乳是有必要的,毕竟这是一种潮流,不但是一种穿着的潮流,而且是一种套路,你不从了这种潮流,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就如同水浒题材总是避免不了阳谷县、西门庆和潘金莲,西游题材总是避不过高老庄、蜘蛛洞;“未能免俗”算是御龙在天带给本人的第一印象了。

 

演义是一本描写男人的书,也是一本轻视女性的书,着重描写女性的章节并不多,貂蝉算是一例;而后描写妇人,却净是心如蛇蝎,妒意谗言之类的偏颇描写。就连大小乔的美丽也是从那段《铜雀台赋》中给衬托出来的。于是我便毫不怀疑,御龙的团队也是一定想完成对三国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而刻意制造性感。从女性解放的角度上来说,虽然表情略有些呆滞,然而本人依然认为御龙中的妹纸形象描绘获胜。

 

初生地依然是桃花绚烂,这算是二次未能免俗。“桃源村”之地的设定似乎未出自任何典籍,然而在诸多三国游戏当中却成了首个场景。从何而来似乎已经无法考证,多少也应该是受了些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影响。而纵观御龙的整体游戏场景,不论从整体到细节,视觉感打造的非常丰富,也加入了些许想象力。比如悬岩观这一场景,巨大的盘木树居很明显是借鉴了西方魔幻游戏中的元素。然而场景之间的跨越感似乎有些不够,比如角色无法逾越山崖、护城河,空间障碍让御龙的3D场景的表现力和体验感降低不少。

 

小说当中写景虽不少,多是行营布阵,地形描绘,然而有两大景色描绘却让本人记忆犹新;而这两处景,一处是实写,另一处则是虚写;三顾茅庐之时刘备风雪访孔明,碧树琼花,踏碎乱玉的卧龙岗;而在草船借箭这一章节中,作者借古人名篇《大雾垂江赋》描写了一幅阴阳乱昧、浩浩汤汤的长江之景,其中“长鲸千丈,天蜈九首,鬼怪异类”的描绘让人啧啧称奇。也许无论如何去表现,游戏都无法超越文字的联想力,况且在《御龙在天》当中,场景的设置似乎依然没有走出元素拼凑的路线,大概是原著场景真正难以还原吧。

 

于是在小说和游戏当中,角色形象和场景算是勉强平分秋色了。再来看一看演义中的另一大元素“说”。三国中,唇枪舌剑的辩论甚至不亚于武将锋芒相攘,舌战群儒的情节为三国迷们所津津乐道,至于“说降”的情节更是不胜其数。本人印象当中另外两段堪称精彩的舌辩,一段是邓芝说吴王与蜀和,另一段则是秦宓与张温之间的“天辩”;前者彰显的是邓芝作为使臣的不惧气魄,后者则是秦宓依靠腹中学识对吴国来使的发难;张温一连串的“天问”,秦宓却在酒酣之间凌厉对答,陡然间不逊于兵刃相接,却以孔明的一句“唇齿相戏”戛然而止。相较于三国游戏中的各种ABCD、是与不是、对与不对之类的小学生答题,如此精彩的元素却无法融入游戏之中,实在是一大遗憾。

 

至于三国中的人物那也是必不可少的,人物才是构成剧情的主要元素之一,然而在御龙初始情节当中,还未成蜀汉霸业的关张赵三人却黄金细软、银铠华服,着实有些让人看得不太明白,而三人桃园结义的场景也不禁让人想起了《真三国无双》。此后各种演义大小人物粉墨登场,程远志之流依然是前期剧情的重要BOSS,游戏整体上还是走了妖魔化路线,诸如李典、张角等等都要在剧情模式当中变身为凶恶的怪兽,所以经过那么一遭,御龙甚至让本人有些惊骇了,尤其是副本迎战李典那么几幕,想起来居然有我有些睡不着觉。

 

最后就要说一说这御龙当中的剧情了,提到剧情就不得不提到“刘备刺杀汉献帝”这一段儿了,第一次看到这段剧情还有些窃喜,觉得终是应了“御龙”二字的深意。只是后来看了看关于此剧情的种种解析,居然“剧透”此献帝为假,或说是曹操的阴谋,抑或说是董卓的阴谋。本人也未能去深究,终还是失了对“御龙”二字的期待。游戏当中的时空轴设定的非常巧妙,横纵轴的不断交替切换,主线支线的穿插,并没有太过杂乱的感觉。QTE和CG过场的加入毫无疑问大大提升了剧情体验,虽然穿插了过多的DIY剧情让人觉得有些十分狗血,但也许正是游戏制作团队为了给玩家带来新颖体验而刻意为之,这一点倒是无可厚非。

 

论了这么多,自我感觉还算厚道,唇齿之间虽狭,却留了许多余地。然而所谓角度各异,如在舌战群儒情节当中,诸葛亮以“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以及“匡扶人国”等话来形容配六国相印的苏秦张仪;然而在孟子“说大人”相关章节中,则表现出对苏秦等车千乘、高堂上之“大人”的不屑与轻视。为什么对同样的人物,同样持着扶弱抑强的观点,二者之间的看法差距却如此之大呢,视角有很大不同是其根本原因。本人以偏狭的观点去对待游戏或薄了些,然只图评个痛快。

 

说了这么多,或刻薄了三国题材游戏;名著自然不可复制,然游戏也别有趣味所在,只是希望以后的各种游戏宣传语中少一些“名著”“艺术表现形式”之类的字眼,本身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事儿,硬是对起来,却是止增笑耳。

7K新浪官方微博 立即收听

7K腾讯官方微博 立即收听

已有10000

已有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