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与规模及需求决定多平台发行游戏的取舍
曾几何时,任天堂一度成为游戏的代名词,上世纪90年代的PS也几乎做到了这一点,犹如胡佛吸尘器之于真空吸尘器。游戏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哪个品牌可以覆盖整个市场。如今,各类游戏平台的数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们可以轻易列举出各类平台,如Steam、Origin、iOS、Android、PS Mobile、Chrome Web Store、Bigpoint、3DS、Xbox360等。
开发者在多平台发行游戏时,往往可能优先选择成本低的平台,可是忽略平台的差异性有可能会降低整体销售额。本文中,Tenshi咨询公司的Ed Daly阐述了他对多平台发行的看法。
多平台发行的机会:利用范围经济,降低开发成本
无论是想增加下载量,还是让财务报表上的销售总额更可观,多平台发行无疑都可以满足。对于开发者来说,往往会选择规格类似、显示尺寸或UI机制(如双摇杆、触摸屏)区别不大的若干平台发行游戏,以便降低开发或学习成本(即范围经济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中间商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多平台发行的挑战:选择平台前想清楚你要什么
多平台发行在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多个平台时,有必要衡量追求的是下载量、收益还是较低的开发成本?如果单纯追求收益,市场规模和用户类型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此外,同样拥有大量用户的平台,因定位不同而千差万别。仅以商业模式区分,有的平台具有用户行为分析能力,易于版本更新和进行A-B测试,因此更适合发行免费游戏;有的平台则交易量偏低且价格更高;还有些平台能提供较高下载量,而用户转换率或者ARPU值很低。
多平台发行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开发者难以有效整合各平台的行为。由于商业模式和售价不同,游戏的某个免费版本可能会危及整体销售额,至少会令玩家感到迷惑,毕竟玩家不会只浏览某一个平台。另外,有些平台会要求游戏的首发权,如Steam;有些则不太在乎,如Sony、Microsoft。
在未来三年,还会有更多平台出现,特别是有些平台与硬件厂商密切相关。日益增多的平台给予用户更多选择,表明市场在成长的同时,也意味着实现范围经济的难度越来越高,更难以制定出最佳的多平台策略。
不过,对于游戏开发者、品牌经理和中间商,机会仍在。如果想抓住这些机会,就需要更有智慧和创新精神地构建游戏IP(知识产权)。有必要提醒的是,在制定多平台策略时,不要忽略每个平台能带给开发者的独特回报。
查看相关新闻
- 2013-01-07 第七大道发表声明 《疯狂弹弹堂》商标注册已受理
- 2013-01-06 鸟叔投身印尼游戏事业 要掀游戏style?
- 2013-01-06 葛斌斌回应抄袭《弹弹堂》事件 称新品为自主研发
- 2013-01-06 《西游降魔篇》与周星驰电影合作 动网首尝跨界
- 2013-01-06 《九阴真经》结婚系统细则曝光 欲结婚必自宫
- 2013-01-06 微软或在E3游戏展发布Xbox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