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成年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蜡笔小新的影子!
【报网互动稿】 (四川日报·四川在线记者 陈碧红 刘星)你有没有问一个美女要不要吃青椒?你有没有养过一条狗叫小白?你有没有学过动感超人的雷人笑声……是的,你有没有喜欢过一个贱嗖嗖的名叫“蜡笔小新”的小孩?
北京时间9月20日,日本警方确认动漫卡通《蜡笔小新》作者臼井仪人在登山时遇难,享年51岁。消息传开后,《蜡笔小新》的话题一夜之间迅速引爆网络,成为70、80、90甚至是60后几代人之间的谈资。数以万计的网友发帖留言。
名为徐骏的个人博客甚至写道,《蜡笔小新》本来是供成年人观赏的漫画,国内却将其视为幼儿动画,这恐怕是臼井仪人生前最大的冤屈。
一个动漫人物作家的离世引起如此高的关注,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胡光伟教授认为,蜡笔小新的形象之所以这么成功,正是因为小新反应了很多大人的想法,通过童言无忌等方式展现出来。大家纷纷纪念小新之父,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今后教育小朋友是不是非要采用板起面孔说话的方式?在跟青少年的沟通、教育的形式上或值得向它借鉴。
“怀念我们逝去的旧时光”
创造出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经典卡通人物形象的大师离世,让不少人在表示怀念和可惜的同时,再次翻出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新”经典语录。
“送给小新10000个love”、“搜集20090922条臼井仪人先生一路走好”等等有关此话题的帖子,纷纷占据不少网站的显要位置。更有网友发起活动,“为新爸搜集421413条‘浓眉儿子淡眉爸爸,我永远爱你们’的帖子,引起难以计数的新迷跟帖留言。然而,发起这些帖子的作者并非只是追崇时尚的年轻人,不少“70后”甚至“60后”也是纷纷留言表达心中的不舍。
一位17岁开始看《蜡笔小新》,今年已30岁的新迷留言说:“小新表达出了我们几乎每个成年人内心最率真但却不能表现出来的一面。我们喜欢小新,是因为他那种将生活简单化的勇气。我们怀念小新,大抵还是怀念我们逝去的旧时光。小新的牛言牛语令我一次次忍俊不禁。”
网友yolen表示:“我就从蜡笔小新连载的那年开始看到现在,都快19年了。我要感谢小新陪我度过这漫长的童年。为何小新连载了那么久都还是停留在幼稚园呢?这是告诉我们别把快乐的童年给忘了。”
每个成年人内心也许都住着一个小新
1990年开始,臼井仪人开始在双叶社发行的一个漫画周刊上连载《蜡笔小新》。2000年,双叶社又开始在该社发行的一个月刊上连载《蜡笔小新》,今年已经出版的10月号月刊上的封面人物就是小新。
小新总爱脱裤跳“屁屁外星人舞”,又爱黏着辣妹不放,夸张又搞笑,深受年轻人喜爱。《蜡笔小新》不仅在日本,在华语地区也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许多台词更成了中国“80后”的口头禅。
某种程度上,小新是成人内心的孩童狂想,是成人玩笑通过孩童之口道出的无伤大雅的诉求。正如“新爸”臼井所说,“蜡笔小新是一部成年人的童话,小新则是三四十岁压力沉重的成年男子的缩影。在童言无忌中,表达出的是社会百态和人世辛酸,却也做尽了成年人想做却不能做的事,也因为他只有五岁,所以一切都可以得到原谅和包容。”在每个成年人的内心深处,也许都住着这样一个狂想的小新,它躲藏在压力沉重的成年人躯壳中,做的却是自由自在的小孩梦。童言无忌道出了成人世界的内心真实,却也更在欢笑中舒缓了成人世界的压力。
四川大学新闻学博士后罗飞说,小新的作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师,死后却受到如此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了。”
【小新语录】
碰到美女小姐:“你喜欢吃青椒吗?”
被妈妈打:“电视上说对待小孩子要用爱的教育!”
妈妈生气了:“我还是个小孩,你干吗要那么认真呢?”
上课时间上厕所的理由:“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
老师要求用一句成语来形容老师很开心:“含笑九泉!”